简介

从分身开始证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新生(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不久,猎犬就远远地跑在前头,进入小树林里,看不见了;但我们刚一开始上山,就听见它们在高处狂吠,顺着山坡拼命奔驰的声音,在山谷中激起了回响。舅父心里喜滋滋的,一面拉着我往前走,一面说,我们得赶快跑到树林里的小牧场上,去看一看它们追的是什么动物。但他在路上细听了一下之后,就改变了方向,喊道:“它肯定是一只狐狸!我们得到那边去,快走!嘘!”我们刚一走上两片树木荫翳的山坡中间一条沿着水已干涸的林间小溪蜿蜒的羊肠小道时,舅父忽然把我拉住,默不作声地指着前面,只见一个发红的、细长的东西,一声不响地越过山路和峡谷,忽而向上,忽而向下奔突,过了一分钟,那六条狗就汪汪地叫着从后面追来了。“你看见那个东西了吗?”舅父高兴得像举行自己的婚礼前夕时似的说道;接着,他又说:“它们没有追上它,但它们在那个采伐区域一定会惊起一个小兔子来的!我们还是从这里上去吧!”于是,我们走到了一小块高地上,这块高地是一块被夕阳照得通红的燕麦田,田边有静静地闪耀着红光的银松围绕。我们在这里停住脚步,站在田边,距离一条通到树林深处去的、野草丛生的山路不远,一时心旷神怡,默默无言。我们这样待了可能有一刻钟的工夫,忽然听见近处又有犬吠声,舅父轻轻地捅了我一下,让我注意。这时,我们眼前的燕麦动起来了,舅父小声儿说:“到底是什么东西啊?”话音刚落,就出现了一只农家的大猫,看了我们一眼,就跑了。牧师勃然大怒,喊道:“你这该死的畜生,你到这儿来干什么?这一下子可知道那些小兔子到哪儿去啦!等着,看我帮你往前追!”他说着就从背后向它扔了一块大石头。猫又刺溜一下蹿到燕麦田里去了,在这同时,那群狗也风驰电掣一般从我们身边跑过去了,舅父面带怒容,十分惊愕地说:“你瞧!我们只注意这猫,没有看见兔子的影儿!”

“今天这样就算啦!”他说,“我们还再往前边走吧,到那里你就能看见高山了,现在你已经走得离高山近一点了。”

走到这块地势很高的麦田的另一头,从银松稀疏的地方向南纵目一望,眼光掠过绿色的、再掠过靠后面的颜色越来越青的峰峦,望见东西绵亘的南山,从阿本采尔的圆顶的群山,一直到伯尔尼的阿尔卑斯山,全都呈现在我们眼前,但十分遥远,像梦境一般。

在眺望远山的同时,我也注意到周围风景的特点。这里绿林、山岩和耕地交错,已经更像我所想象的德国山脉的风景。许多有溪水流过的山谷和山口,提供了多处可以经常去漫游的地方;这里主要是个真正的森林地带。

我们走另一条路回家时,我眼前美景层出不穷,直到夜幕笼罩大地;我们到家时,格外明朗的月光,照在磨坊、牧师住宅和河水上面,作为煞尾的一场美景。年轻的小伙子们正在梣树下的广场上互相追来追去,把对方赶到小河里,姑娘们正在花园里唱歌,舅母从窗口大声说我是个流浪人,整天没见我的踪影。

注释:

[1]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小说的第一章就描写他埋头看骑士小说看得入迷的情景。

[2]若望·彼埃尔·克拉利斯·德·弗罗里昂(JeanPierreClarisdeFlorian,1755—1794),法国作家和翻译家。

[3]十八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纤巧华丽的建筑和装饰艺术形式。

[4]腓力·哈克特(PhilippHackert,1737—1807),德国古典派风景画家和蚀刻家,侨居意大利;歌德在《哈克特传》(1811)中对他作了评价。

[5]威廉·提施拜因(WilhelmTischbein,1751—1829),德国古典派画家,在罗马和歌德交往,给歌德画了肖像;歌德主要在他所写的《威廉·提施拜因的田园画》一文中评价了提施拜因的作品。

[6]圣哥特哈特山口是从瑞士去意大利的孔道。

[7]阿德利安·秦克(AdrianZingg,1734—1816),瑞士素描家和铜版雕刻师,从一七六六年起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作。

[8]安东尼·瓦特娄(AntonieWaterloo,约1610—约1676),荷兰画家。

[9]约翰·克里斯蒂安·莱因哈特(JohannChristianReinhardt,1761—1847),德国风景画家,从一七八九年起侨居罗马。

喜欢从分身开始证道请大家收藏:(m.211xs.org)从分身开始证道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