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有凤栖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二章 徐州失守(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沈朔言最终也没能说服的了宋栖梧离开,谢棠同样也没能说服岳家离开武汉。

方父不仅没有接受谢棠的建议,反而将谢棠并方曼卿臭骂了一顿,说他们国家危难当头,只想着自己小家的安危,还是方家大哥出来说和,这才没把他们两个人给轰出去。

不过,不管怎么说,到底还是有些收获的。

宋栖梧给方曼卿出的主意,让她偷偷的去说服家里的家眷,她家里毕竟还有三个孩子,都还年幼,为人母亲,总是希望孩子能安全长大的。

截止到月底,方曼卿到底是说服了方家大嫂,并几个孩子,和谢棠的后母一起启程去四川。

只不过这趟出行,是瞒着方家人进行的,原本方曼卿还去说服了自家母亲,只不过没能说服下来,这趟出行,也是由方母打掩护,方才能让几个孩子一起离开。

曼卿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父兄的影响,居然也没有离开武汉,听说为此,谢棠还和她吵了一架。

宋栖梧比她,也没好到哪里去,吵架倒是没吵,就是方家大嫂临走的前一天晚上,沈朔言还破天荒的给宋栖梧做了一桌菜。

彼时,因为忙碌,他们家至少已经有半年都没动过火了,那天学校事忙,一直到晚上八九点,宋栖梧才回到家,累的要死,连杯水都没喝,躺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起来,沈朔言出去了,她便将昨晚的剩饭剩菜热一热,用来当早餐了,结果吃下去后,她就睡了大半天。

事已至此,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若是昨天晚上就吃了那些饭菜,只怕现在的她,早就在去四川的火车上了。

这件事,只作为一个小插曲,明知道是沈朔言做的好事,她也没想说开。

一是说开了没什么意思。

二是 他们都太忙了。

从在学校工作开始,宋栖梧很久都没有这么忙过了。

因为政府搬到了武汉,肯定也来了不少的官员,武汉大学又是名校,每天不是这个过来调研,就是那个过来视察。

人既然来了,肯定就要有人陪同,其他的师生都早已经带学生出去宣传抗日去了,就只剩下几个一心钻学问的白丁待在学校里,教授着寥寥无几的几个学生。

上级领导每次一来,校长都要阻止几位老师陪同,宋栖梧倒霉催的,经常被派上这个苦差事。

而沈朔言,忙的更是脚不离地,不见踪影。

自开年以来,中国陆续又有大面积国土失守,

太原,张家口相继失守,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地区更是接连沦陷。

南北夹击之势已成,中原已经危在旦夕。

沈朔言自二月份开始,便跟随军队,一起开赴徐州。

这次之所以会这么清楚,他们前去的目的地,主要还是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

徐州,地处津浦与陇海铁路交叉点,扼苏、鲁、皖、豫四省要冲,是中原和武汉的重要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之后,侵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张家口等大中城市,将中国军队压迫至黄河南岸;南线日军占据了沪、宁、杭长江三角洲,又将其重兵云集在津浦路南段,企图攻占徐州,打通津浦线,使南北日军联成一气,窥视中原。于是继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和华北地区几个战役之后,在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广大地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民族自卫战——徐州会战。

从1938年2月下旬起,中日两军开始在临沂城下厮杀。3月中旬,日军在中国军队夹击下惨败。中国军队在临沂的胜利截断了北路日军一臂,为围歼台儿庄日军创造了战机。

从1938年2月下旬起,中日两军开始在临沂城下厮杀。

3月中旬,日军在中国军队夹击下惨败。中国军队在临沂的胜利截断了北路日军一臂,为围歼台儿庄日军创造了战机。

日军占领南京后,即准备南北夹击,围攻徐州,以沟通南北战场。南路日军于1937年12月渡长江北上,先后占领滁县、蚌埠等地,在淮河 遇中国守军猛烈阻击。

日军虽多次进攻,均无功而返,两军在淮河形成对峙。北路日军第5师团于1938年2 月下旬向临沂进攻,中国守军据城死守,双方未分胜负。

3月14日,中国增援部队进抵临沂,与城内中国守军内外夹击,大破日军,日军残部仓皇退至莒县固守。北路日军第10师团沿津浦路南下,于3月16日向滕县进攻。中国守军第4l军112师与日军血战3昼夜,师长王铭章以下大部殉国。日军占领滕县后迅速南下,中日两军遂展开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是徐州东北30公里的一处战略要点,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目标。3月24日,日军第10师团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向台儿庄及其两侧的中国守军阵地发起进攻。

27日,日军攻破台儿庄城寨北门,据守城寨的中国第2集团军31师与日军在城寨内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双方不断增加兵力,在城寨内反复冲杀。

至4月3日,第2集团军主力和日军第10师团主力大部被吸引至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台儿庄的2/3已为日军占领,中国军队只据守南关一隅。日军调重炮、坦克猛轰猛冲,中国军队大有难以支持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有凤栖梧请大家收藏:(m.211xs.org)有凤栖梧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