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从分身开始证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 关于自由意志(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可是,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些当时名声极盛的有关德国法律史料、判决案例、传说和神话方面的书籍[2]。这里,条条道路都把我引到自己家乡的原始时代,我怀着新的惊奇心情,觉得自己对家乡的法律和历史越来越喜欢。当时,表现对日耳曼民族青年时代的憧憬的布仑希尔特崇拜[3],也已开始出现在地平线上,把更精明强干的主妇图斯奈尔达[4]的影子排挤走了,正如在感官不受到过分刺激不能满足的人们看来,富有魔性的美狄亚[5]要比富有人性的伊菲革涅亚[6]更令人喜欢一样。尤其对于不少的虚弱的骑士来说,这个迄今尚未被人理解、使人心悦诚服的英雄少女,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内心要求,一见她披着云霞织成的面纱的形象,就有许多人以追捕的方式,向她眉目传情。然而,这个光辉的幻影却仍然把明媚的光线照射在古代的景物上,唤起对隐藏在树林深处沉睡的西格夫里特形象的相应的向往。

然而,这些从幻想产生出来的图景不久就消失了,让位于给更冷静的思想,因为我更习惯于观察历史,并且像一个新的桑丘·潘沙[7]似的,用几句平凡的谚语就几乎能把观察的结果概括起来。我看到,每个历史现象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它的深刻程度和它的内在的生命力,并和它的产生方式相适应。我看到,每一种成果存在多久,只不过是对使用的手段的评断,对理解的试金石,对于历史上连续不断的原因,希望也罢,恐惧也罢,悲叹也罢,咆哮也罢,傲慢也罢,沮丧也罢,都没有什么用,反正运动和反动经常保持着整齐的节奏。因此,我试图注意历史上这种关系,把各种事件及情况的性质同这些事件及情况持续的时间以及其后果的转变加以比较:例如,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中,哪一种突然结束,哪一种逐渐结束,或者,出人意料的、迅速发生的事件中,哪一种却有持久的成果?哪种运动引起迅速的反动,哪种引起缓慢的反动,哪种引起人的错觉,把人引入歧途,哪种显然是在预料的轨道上进行?道德内容的总和,和一世纪又一世纪、一年又一年、一星期又一星期,一天又一天流逝的节奏,究竟是什么比例?通过这种办法,我想使自己在一种运动开始时,就能根据其手段和性质推断出,一个谨慎的、自由的世界公民对这种运动应该怀有多大的希望或恐惧。因为我认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谚语用在历史上,幸而也不是老生常谈,而是铁一般的真理。所以,对于现在的生活,这样一种认识是有益的:凡是我们认为我们的敌人应受谴责和非难的行为,我们自己一定要避免,一定要去做那些本身是正当的事,要不单单出于个人的爱好,而且要确实从目的性和历史觉悟出发。

现在我最爱停留的地方是教学场所;我以一种半大学生的身份在这种场所到处出现,什么都想听,什么都想看,如同年轻的贵族少爷在高等学院学习,只是为了受到一般性的教育,除此以外毫无必要一样。凡是物理学家、化学家、动物学家或者解剖学家提出值得注意的论证,演说家发表特别著名的演说的场所,我都经常在挤到那里的好奇的人流中出现。这个冒险场面过去以后,我就坐在一群在桌边喝早酒的大学生当中喝早酒。现在我才违背了度量衡器检查官劝我除非晚上不进酒馆的话,因为我急于听人们对刚听过这堂课的议论,并且说出自己的意见。有时在头脑发热之际,甚至高声大放厥词,简直完全和自己当初浪费了储存钱的木匣里的钱,成了少年当中的牛皮大王,走向悲剧性的灾难时的情形一样。

注释:

[1]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这句俏皮话引自他的《致三个骗子一书的作者的信》(Epîtreàl’Auteurdulivre,destroisImposteurs,1769)。

[2]德国法律史料、判决案例、传说和神话方面的书籍指的是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日耳曼语言学和考古学的奠基人雅科布·格林(JakobGrimm,1785—1863)的《德国法律考古史料》(DeutscheRechtsaltertümer,1828)、《德国判决案例》(DeutscheWeistümer,1840起)、《德国传说》(DeutscheSagen,1816—1818)、《德国神话》(DeutscheMythologie,1833)等书。

[3]布仑希尔特崇拜指的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画家,尤其是慕尼黑画派对日耳曼传说中的人物布仑希尔特(Brünhild)深感兴趣;在德国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DasNibelungenlied)中,尼德兰王子西格夫里特(Siegfried)爱慕布尔良特国王巩特尔(Gunther)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Kriemhild),他帮助巩特尔娶得冰岛女王布仑希尔特,巩特尔才允许他和克里姆希尔特成婚。十年后,布仑希尔特发现巩特尔是依靠西格夫里特的力量才娶得她的,感到自己受了侮辱,便唆使巩特尔的侍臣哈根(Hagen)在打猎时杀害了西格夫里特。

[4]图斯奈尔达(Thusnelda)是公元九年在条陀堡森林(TeutoburgerWald)打败罗马侵略军的谢鲁斯克尔(Cherusker)部族首领阿尔明纽斯(Arminius,公元前18—公元19)的妻子。

[5]美狄亚(Medea),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科尔喀斯国王的女儿,以巫术著称,因为她的丈夫伊阿宋(Jason)遗弃她,另娶科任托斯国王的女儿为妻,她怀恨在心,杀死了她的情敌,还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以泄愤。

[6]伊菲革涅亚(Iphigenia),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麦锡尼国阿伽门农的女儿,歌德的诗剧《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IphigenieaufTauris,1787)把伊菲革涅亚写成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化身。

[7]桑丘·潘沙(SanchoPansa),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另一主人公,他的外形和性格都和堂吉诃德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堂吉诃德用骑士方式不能实现的理想,在桑丘的行动中得到了实现。

喜欢从分身开始证道请大家收藏:(m.211xs.org)从分身开始证道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