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唐解签六年,才知是西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静夜思问世,神童不过如此(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睡着了?!

李世民仔细一看,似乎李白还真的是睡着了,身体甚至有些轻微的摆动。

他面颊抽搐了一下,“此子甚是狂妄啊,竟然殿试之上睡着,希望他有匹配的才干吧。”

又过了半柱香。

已经有些老六交卷了,还有一些人在修修改改。

李白听到走路上,也醒来,还擦掉了嘴角的口水,伸了个懒腰,这才是挥毫弄墨。

他只是停顿了片刻,随后笑着摇了摇头,立即就洋洋洒洒的在纸上写下了标题《静夜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这一首诗前面两句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眼尖的大臣看到了,只觉得平平无奇。

这一首诗,有些普通,对不起这个神童的名号啊!

李世民也注意到了,心中甚至想着,“神童也不可能时时刻刻作出绝句。”

然而。

当李白写出下一句的时候,李世民和群臣都惊呆了。

他们全都傻眼,目瞪口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看似更加平淡,但是实际上初读之下,让人十分震撼,再读几遍,就让人忍不住有一种悲从中来,思乡之情难以言表。

厉害!

真是厉害!

不愧是神童!

李白写好之后,就有人前来收卷。

等到两炷香都烧完之后,便全部人都交了卷,虽有些人还没写出来,却也硬着头皮交卷。

当场就有人批卷,他们会立即给出成绩。

这便是殿试。

又过了一炷香时间,在几个大臣考官的交叉审核之下,已经给诗赋拍好了名次,并且交给李世民和魏征终审。

排在第一位的赫然是李白。

而不管是李世民还是魏征,看到这个结果,都欣然接受,甚至是频频点头。

李世民都特意将李白的这一首诗给抽出来,仔细品读,最后拿玉玺盖上,亲自写了批红。

这一首诗注定要流传千古。

当李世民公布了诗赋的成绩之后,有人惊喜有人愁,唯有李白淡定从容。

他是第一,这毋庸置疑,他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能力。

而他也是受到了其他考生崇拜的目光,他却淡定的享受着这一切,因为这都是他应该的。

紧接着,就是策问。

李世民亲自出题。

他看着众人,脸色渐渐地凝重。

“我大唐以武立国,以德服人,以能治国,然则如今我大唐却并未真正的气吞天下,只因边疆未平,特别是东边高句丽和西边突厥与高昌各国,虎视眈眈。”

“朕不久前平了东突厥,依旧有西突厥和高昌等国虎踞龙盘,今有平灭东突厥之威,使得他们不敢再犯,暂且不论;然高句丽却始终是大唐的心腹大患,该如何应对日益强盛,却不服管教的高句丽,始终是朕的心病。诸位,可有良策?!”

考生们被这么一问,顿时问懵了。

只有那么三两个神色淡定,甚至心中狂喜。

他们家里有长辈当高官的,甚至有一个人远房表叔是唐检,那可是大唐曾经的吏部尚书,如今的鸿胪寺卿。

耳融目染之下,他们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高句丽和大唐之间的关系,也知道大唐如今对高句丽的态度和一些应对之法。

此时,正好用得上。

大多数还是跟李白一样,两眼一抹黑。

虽说李白的老爹也当官,可根本接触不到这种国政问题,更加不可能给李白讲解。

李白又年纪轻轻,精力都在诗歌和书法,还有剑法修行之上,对于国政根本不关心。

为此他此时懵了,也慌了。

因为,他不会。

抓耳挠腮,也不会。

两炷香很快就过去了,李白最后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写了一篇策文。

跟着大众交卷。

而考生们也是在场内焦急的等待着,看着考官们埋头批改,跟着他们的神色,心情也发生变化。

即使是李白,也不例外。

考官们看到好的策文,会忍不住微微点头。但是,看到差的,或者胡言乱语的,也会忍不住摇头,一脸失望。

他们,心情也因此而变。

很快,所有考卷都批改完毕,就被送到了皇帝李世民的案前。

喜欢大唐解签六年,才知是西游请大家收藏:(m.211xs.org)大唐解签六年,才知是西游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