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伐清165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小人物(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要说,比起大顺军的李来亨,大西军的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东南的国姓爷郑成功,广东沿海,包括海南岛在内的抗清明军大部分都是籍籍无名,但又最有骨气的一批人。

他们将自己的一生用于抗清,不断支持着各方的抗清力量,无论是李定国,郑成功,还是臭名昭著的三藩,只要抗清,他们便会摒弃前嫌,竭力配合。

且不说陈上川这位“耻作北朝臣,宁为南国客”,在原来的历史上坚持抗清到十八世纪,被誉为“明朝最后一人”的英雄,便是崖州彭信古,万州曹家父子,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海南岛上的这些抗清英雄们几乎没有享受过明朝廷的恩惠,甚至远在西南的永历朝廷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可他们为了反抗异族的民族压迫,却矢志不渝,坚持斗争。

而彭信古,崖州永乐县的一个卫所兵,一把年纪了还是光棍一条,不知道多少年没碰过武器了,平日里都是扛着锄头在土里刨食的,但为了不剃头,为了尊严,却奋起反击,竖起了海南岛抗清的一面大旗。

只是,清军的力量终究还是太强大了,彭信古等人虽然取得了一时的胜利,但没有武器装备的补充,他们哪里敌得过清军正规军?

在原来的历史上,这些小人物虽然屡战屡败,却始终没有放弃,彭信古联合曹君辅父子,以及各路黎族村寨,在深山老林里苦苦支撑了好几年。

到1659年,听说郑成功要北伐江南,彭信古又燃起了斗志,三度出山,率领义军响应郑成功。而到了下一年,义军不幸战败,彭信古、黄士谔等人被俘遇害之时,武器居然是木棍,衣衫褴褛,哪里还有点义军领袖的样子?

可以说,他们是最纯粹的抗清义士,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尊严,为了活着的一口气!

好在,现在,在这个张名振率部兴复琼州府的光辉时刻,这些抗清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无疑都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喜欢伐清1652请大家收藏:(m.211xs.org)伐清1652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