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在90年代当首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劲风起于青萍之末(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对,捡漏。这靠谱吗?我的意思是,真的有人会买吗?我是真的看不出这些东西到底值钱在哪儿。”

宋宪指着那块旧砚台,说道:“爸,我给您打个比方。就好比这块砚台在您眼中只值一百来块钱,那是因为你不喜欢书法,也不研究这些。但放在喜欢书法的人眼里,这块砚他是名家所作,雕工精湛、传承有序,不可再生,用料讲究等等的因素。放在文化人的圈子里,您眼中不值钱的砚,绝对可以卖到一个你不敢想的高价。我再打个比方,比如您要给您的厂长送礼,厂长父亲又喜欢书法,您为了投其所好,会不会花大价钱买这块砚呢?”

咕噜。

两夫妻喉咙同时滚动一下,宋宪的一番话可是让他们大涨见识,原来,这些老物件身上藏着这么大的商机!

这听起来,似乎要比在木头工厂上班赚钱多了。

忽然,宋志正又想到了个问题,拉着宋宪的胳膊问:“那你从别人家低价买来,再高价卖出去,别人事后知道了也不干啊。再说了,你要收那么多东西,找得到买家吗?”

“爸,您把心放肚子里就行。我去别人家收东西,这事儿是你情我愿的,又不是硬抢,都是一锤子买卖,哪有秋后算账的理儿?至于卖家,这个更不愁了,我能找到。”

宋志正想了想,觉得这事儿靠谱,便问道:“那你现在需要多少钱?”

宋宪嘿嘿一笑,伸出两根手指头晃了晃,“两千。”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数额,因为行情暂时不明朗,多准备点总没错。

“多少?两千?万一赔了咋办?”

原本听得热血沸腾的杨鹭像是被浇了一碰冷水,要知道在那个经济发展慢的时代,普通职工的工资一月就只有一百多,杨鹭夫妻一月工资也不过两百多一些,两千那可是全家大半年的收入,也是家里一半的积蓄,平时的她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儿子这一张就要去两千,她心疼啊!

宋宪亲昵的揽着老妈的肩头,笑着说:“妈,您放心,这事儿我有分寸,退一万步说,就算我捡漏的东西卖不出去,也能当破烂卖了,这本能拿回来,不过那样的情况绝对不会发生。您就说吧,想不想当万元户?”

“万元户?你说真的?”杨鹭提高了音调,情绪显得很激动。

万元户这个词儿是在70年代出现,80年代普及,就算现在是92年,这个词也和土豪两字划对等。那个时候的万元户差不多等于现在的几百万资产。

并且,那个年代许多市场都还很萧条,一万元并没那么好挣。

“您就说想不想吧。”

“想!”杨鹭用力的点了点。

“那百万元户呢?”

“百……”杨鹭一咬牙一跺脚,“行!这钱妈掏了!”

……

宋宪想要拿到两千元,还要拿着存折在父母的陪同下去银行走一趟,没办法,家里的钱基本都存在银行吃利息了,那个时候别说是网银了,就是银行卡也在起步阶段,不走这一遭根本拿不到钱。

宋宪打开家里的存折看了一眼,活期存款4271.24元,这几乎是家里所有的积蓄了。

这钱多吗?在那个年代看起来已经挺多了,实则并不多。因为宋家现在还面临着一件大事……杨鹭的肚子已经怀孕两个月了。

现在宋宪要提前拿走两千元,这对家里的经济压力有多大、父母对他的信任有多深,可想而知。

想到这,宋宪又一次湿润了眼眶。

父母恩情大于天啊。

从银行取出两千元后,宋志正想要和宋宪一起去收购老物件,但还是被宋宪拒绝了,理由有两点,一:老爸对这方面懂得不多,除了体力活外他真帮不上什么忙;二:他也不是真的想去,只是这两千放在宋宪身上有点不放心罢了。

“好吧,那我就不去了。”宋志正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儿子,我知道你想让家里过的好一些,如果这捡漏生意真的像你说的那样,那你就尽力去做,不过我可得提醒你,过几天你就开学了,是高三的学生,你要是因为这事儿当误学习,我可饶不了你。”

杨鹭非常赞同的跟着点头,说道:“就是,学习可不能落下。”

“放心吧,不会的。”宋宪苦笑着说道,多少年了没听到爸妈唠叨学习的事了,以前烦不胜烦,现在听起来居然很悦耳。

宋志正跨上了自行车,对宋宪说道:“行,你放在心上就行,那我和你妈先去上班了。”

来银行排队取钱就耽误了好一会儿功夫,宋宪又要走了这么多钱,两夫妻没时间也没心思睡什么午觉了,索性早点去单位。

杨鹭坐在车后座,双手搂着宋志正的腰脸靠在他的背上,歪着脑袋对宋宪说道:“儿子,注意安全啊,还有小心钱别丢了。”

站在银行门口目送父母离去,宋宪既欣慰又心酸。

这一把狗粮喂的。

喜欢我在90年代当首富请大家收藏:(m.211xs.org)我在90年代当首富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