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末风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屠杀,还没有结束!(第三次签约失败!彻底凉凉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后世不是有句话,叫做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吗?

虽然朕身为皇帝,被囚禁在这皇宫之中,轻易无法出去。

朝中的丞相、相公也都希望自己能老老实实的待在皇宫。将朝中事务交给他们处理。

可是哪有那么容易,朕将国事托付与你们,换来的却是我大宋亡国。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朕岂会甘心!朕心中岂能不怨!

只要朕手中还握着皇城司的数万精兵,朕就可以撬动整个大宋的走势!牵着你们的鼻子走!

朕依旧是那个君临天下、呼风唤雨的九五之尊!

一令将出!万民臣服!

殿前司,

刚刚接到传令的范文虎陷入了沉思,皇城司的船队运送一匹货物,通过嘉会门进入临安城,一路回到皇宫的事情。他当然知道!

毕竟嘉会门进来之后,就是凤凰山,就是他殿前司的地盘。

所谓的皇宫说到底,就是处于殿前司十几万大军,严密保护监控下的城池!

就连皇宫的前宫,那也是由他殿前司驻守,只有后宫才是皇城司负责。

那么大一支船队,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他这个殿前司的副都指挥使!

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范文虎敏锐的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前日的那场大火,皇城司的船队,与御前水师出海剿匪,这三者之间,一定有些不为人知的联系。

这种先斩后奏,用大势逼迫着你去做事的霸道风格,很像皇帝的手段!

毕竟皇帝前几天,一下子从自己麾下挖走两千两百名士卒的事情,还历历在目。那可没有给自己半点偷奸耍滑的余地!

难道前日的那场大火,是官家的授意?皇城司所为?

如果是这样,只怕明日的朝堂之上,又要生出一些变故!

另一边,刚刚返回临安府衙的孙子秀,却发现府衙之内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端坐在府衙大堂的客座,正悠哉悠哉的品着一杯香茗,见孙子秀回来,便将茶水放下。

起身拱手道:“老夫,皇城司上五指挥苟一隅,今日不请自来,是有要事与孙大人相商,还请孙大人见谅!”

神情恍惚的孙子秀,听见是皇城司的人,不由眉头一皱。

皇城司上五指挥,苟一隅!

自己刚刚从皇宫出来,皇城司的人就等在了府衙,难道是自己在皇宫的时候,出了什么纰漏!

让官家察觉到了!为了封口,所以特意派皇城司的人来抓我!

正在孙子秀心火中烧之际。

对面的苟一隅说道:“孙大人,皇城司最近查到几年前突然消失匿迹的两淮流马寇,如今正藏身于洪德寺、白露寺、甘霖寺、云间寺等六座寺庙。”

“指挥使觉得此事牵扯佛门,还需走临安府的流程,孙大人,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带上僧纪纲去这几座寺庙拿人?”

闻听此言,孙子秀犹如被人当头打了一棍,半响说不出话来。

不是来抓自己的!

是请自己去抓流马寇!流马寇藏身在寺庙里!皇城司!大宝寺!山火!

一个个线索串联在一起,得到的结果便是,大宝寺窝藏流马寇,所以官家震怒,下令屠了大宝寺!运走了寺中的财宝。

现在皇城司来找自己,要协助自己去寺庙抓人,这说明,官家的火气已经消了。

不再迁怒佛门,一切按大宋律令处置!

心念至此,孙子秀神色好转了起来。

自己侍奉的皇帝,并不是一个残暴的君王,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

当日,孙子秀与苟一隅带人连夜抓捕了,那些藏身在寺庙里的流马寇,与那些寺庙的主持方丈。

直到后半夜,一行人才得以回到临安城,只是还没等孙子秀回后宅休息,便有军巡铺的人来报。

“孙大人,城西方向出现火光,估计是天目山那边失火了!”

孙子秀一个踉跄,跌坐在椅子里。

原来,屠杀还没有结束!

半响后,孙子秀疲惫的摆了摆手,示意军巡铺的人下去,就这么坐在圈椅里沉沉的闭上了双眼!

一个时辰后,再次睁开双眼的孙子秀,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光彩。

伸手整了整有些褶皱的官服,束了束腰带,扶正了官帽,大步向门外走去!

该上朝了!

皇宫朝会。

“启禀官家,应吕山大宝寺山火一案,老臣已经查清,乃是两淮流马寇所为!如今老臣已经捉拿了十余名潜伏在其他寺庙的流马寇探子。”

“据他们交代,他们在几年前乘船出海做了海盗。如今潜伏在寺庙中,便是为了里应外合,谋取寺庙的财物!”

当孙子秀在朝会上,义正言辞的说出这些话时,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这两日,关于大宝寺上下五百多人全部葬身火海的事情,已经是传的满城皆知。

大家都在猜想如此狠辣的手段,到底是何人所为?

没想到,居然是已经销声匿迹好几年的两淮流马寇!

两淮流马寇的前身,乃是金蒙宋三国交锋时期,在山东河北地区的起义反抗金国的红袄军。

当时宋国将这些投诚过来的红袄军整编后,赐名忠义军。

但其领袖李全率军反戈一击,叛逃了蒙古。

时青、国安用之流,更在金国、蒙古、宋国之间反复叛降,毫无忠诚可言。

这样的行为直接惹怒了大宋和蒙古,再两国合力灭掉金国之后,便对这些反复无常的红袄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洗。

蒙古派遣史家的史天泽,出兵征讨蒙古国内的红袄军,大部分的红袄军都被其击败后,收入军中。

更是在几年前,史天泽将这些红袄军精锐献给了蒙古大汗忽必烈。组建了忽必烈的禁卫军——武卫军”。指挥使更是史天泽的心腹李伯祐。

而大宋对这些红袄军的背信弃义,更是深恶痛绝,每一任两淮制置使都会大力清剿这些红袄军,

久而久之,势力大的红袄军便被剿灭,残存的余孽流窜在两淮与山东等地,形成了如今的流马寇!

几年前,新任的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便又一次对这些流马寇展开了围剿。

喜欢宋末风华请大家收藏:(m.211xs.org)宋末风华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