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越南195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九章 芒村(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一个村民不解地问:“四伯,留下有什么麻烦?”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好姑娘嫁给外面的好人家,好小伙子娶不到好姑娘,这不就是麻烦么?”

神父深以为然,一脸严肃地补充道:“去年全村二十六个姑娘出嫁,八个嫁到城里、七个嫁到工业村、四个嫁到侬村,只有七个嫁在村里,这么下去多少小伙子要打光棍?”

阮文严点点头,接着道:“种地赚钱没去工厂上班多,去年男男女女加起来出去70多个,有的去迪石工业村,有的去侬村,最远的去富国岛,回来一次带几个,回来一次带几个,再这么下去地谁种,周围谁去巡逻?”

迪石工业村本来就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那些大老板为了工厂安全,又偏偏喜欢来这些坚决反G的天主教村庄招工,年轻人出去开了眼界,赚到比在家种地更多的钱,就不愿意再回来了,直接导致村里出现严重的劳动力流失和男女青年不平衡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解放区是不存在的,男人参加革命,好多人一去就没能再回来,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寡妇,男女比例同样失调,不过是女人多男人少。

杜氏梅情不自禁地拿芒村与解放区对比,村民们则你一言我一语商量办什么厂好,怎么才能让年轻人在家一样能赚钱。

这个议题显然不是头一次讨论,讨论了半天依然没能讨论出结果。

第二个议题是传达乡里的指示,村长捧着一个小本子,咬牙切齿地说:“越G亡我之心不死,在北边越闹越凶。我们全是九死一生逃过来的,不能因为过了几年好日子就忘了以前的事。为了防止越G打进下六省,第四战术区要扩军,省里要推行兵役制度,20岁到30岁的男人全部要当三年兵,女人要接受预备役也就是民兵训练。

无论为报仇还是为子孙后代,服兵役的事我们都不能含糊。名单交上去了,就看第一批征多少。在这儿把话清楚,接到征招令如果不去就是逃兵,就会以逃兵罪论处。我们的命全是捡回来的,相信这种丢人的事不会在我们芒村发生。”

“当兵好啊,四伯,您怎么不早说!”

“别高兴太早,政策变了,以后是义务兵,什么叫义务兵,就是尽义务。服役期间只有津贴没有工资,只有立大功晋升为下士,或者三年服役期满且服役期间表现好被部队留下晋升为下士,才能跟文庆一样一个月拿一千多。”

“三年没钱拿?”

“不光你一个,下六省全这样,所有人一视同仁。不管大老板家的少爷,还是省长县长家的公子,只要接到征召令都要第一时间去征召点报到,谁要是不去,谁就是逃兵,谁就要坐牢。”

“家里活儿怎么办?”

“军属有军属的待遇,地里活要是忙不过来全村人帮你家干,义务兵服役期间田税减半,你和你媳妇的婚姻受法律保护,谁要是敢趁你不在家干那种伤风败俗的事,那就是破坏军婚,不管男的女的,全要以破坏军婚罪论处。”

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村长顿了顿,接着道:“部队那头是这样的,每年一次探亲假,假期十五天,报销来回路费。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回来探亲,要由部队长官视情况安排。毕竟谁都想回家过年,要是全在春节回家,那部队不就没人了吗?

战场上子弹无眼,万一,我说的是万一啊,万一运气不好战死,军队会给家属发放20000皮阿斯特抚恤金。另外视家庭情况,县政府和乡公所再发放两至五万不等的扶助金。保证帮你把子女养到18岁,并且你们的子女在看病、念书和工作方面全有优待……”

杜氏梅本以为村民会强烈抵触“拉壮丁”,没想到他们不仅没任何抵触,反而一个个兴高采烈,恨不得明天就接到征召令。

方乐先非常清楚这与“工投系”几年如一日的反G宣传有很大关系,电影、电视和电台里,报纸和杂志上,不是宣传北越有多么多么黑暗,越G有多么多么残暴,就是这样或那样的英雄事迹。

在下六省想成为英雄,想真正获得尊重只有两条路,要么创业成为大老板,带动多少人就业,给国家缴纳多少税收,为国家作出多少贡献。要么就是加入第四战术区成为一名光荣的“工投系”军人,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

PS:上一章因为种种原因被屏蔽了,不知道该怎么修改,干脆不改了,请各位兄弟姐妹见谅。另外订阅实在有点惨淡,泪求看本书还行却忘了订阅的书友订阅支持,拜托了。

喜欢越南1954请大家收藏:(m.211xs.org)越南1954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