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农家喜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谈成(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连饭都没好好吃上几口。到晚间果脯做好的时候,杨氏竟蒸了大米饭。反正他们很快就能赚到钱了,哪里还怕以后会饿肚子。虽然下饭的还是腌菜,但是一家六口都确确实实地吃了顿饱饭。

杨氏用油纸做了个大口袋,将做好的果脯装进袋里,掂了掂,感觉大概能有三十斤,明日再做上这么多,就完全可以交货了。

如今满炕上满屋里都是苹果的香味,不管是鲜果还是果脯,栗子都吃了不少,再也不说莲子小气了。

第二日,还是重复昨天的流程,虽然辛劳,但是一家子的心里,却是敞亮敞亮的。

到了第三日上,杨氏和刘景仁带着莲子,又赶着牛车一大早去了镇上,将五十斤果脯全部交到了张掌柜手中。

有了上次成功打广告的经验,张掌柜也学聪明了,将广告打得无限风光,只在第一天,原计划限定只卖二十斤的果脯便卖光了,且预订的也是排了不少。

除去借张掌柜的二两银子,莲子只拿到了剩下的三百五十文,再加上买鲜果剩下的六百文,也就是说他们这两天的努力足足赚了九百五十文钱。且家里还有五六十斤鲜果,还可以再赚上差不多一吊钱。

突然间赚钱变得轻松起来,杨氏和刘景仁一时间都激动得无话可说。

张掌柜已经预定了后天再送五十斤,杨氏原本想去集上买些物品的,此时因为时间紧迫,也不得不先去曹家湾子又买了一百斤鲜果。如此一来,刚赚来的钱就只剩下二百来文。但是不要紧,只要一交货,他们很快就有钱了。

这几天以来可忙坏了莲子家的炕,晚上在上面睡觉,白天在上面做果脯。

杨氏不禁感叹,要是再有一个炕就好了,这样不但能多做一些,以后还能给孩子们睡觉。

刘景仁笑道:“过段日子就请人来帮忙再垒一个。”

平均每两天能做五十斤果脯,赶在元宵节之前,莲子家总共做了二百多斤,如此算下来,净赚了六两多银子,几乎每天都能赚上半吊钱。

好在他们如今分了家,住在村前,左右都没邻居,平时除了赵氏,也少有人来串门,因此除了赵氏,别人并不知道他们一家从几天前的一穷二白,一跃升为村里的富户。

这做果脯的方子那是一定要保密的,也幸亏赵氏是个分得了轻重的人,并未向别人多说一个字。

过了元宵节之后,果脯的销量明显的下降,从最初的每天二十斤不够卖的,到最后每天勉勉强强能卖五六斤。再到最后,曹家湾子村的苹果已经被莲子家全买光了,苹果也已经到了下市的时候。

除了果脯,张掌柜铺子里炒货也卖的明显不如年节的时候多,开始进入淡季。同时也就意味着,刘景林编的小篮子,也卖的越来越少。虽然分了家,但是这段日子以来杨氏和刘景仁还是和往常一样,将刘景林的手工活儿带过去。一则是帮他忙,二则是自家果脯要想卖的更好,也需要包装。

转眼到了二月里,天气一如既往地开始转暖了起来,有了冬日几场大雪的滋润,万物开始以眼睛得以看得见的速度迅速地复苏。那场可怕的灾荒,也已经彻底过去,留下的,只存在于刘家庄人的记忆里。

对于莲子家来说,果脯的事已经告一段落,只等着下一个旺季的来临。如今忙春耕,才是头等大事。

正月和二月这两个月,赚了有二十多两银子,如今不但添置了生活必需品,还添了农具,就连那破破烂烂的大门和堂屋门,也换成了新的。

杨氏本来还想再买一头牛的,整日借周通礼家的,也不是个事儿。但是一想到春耕的时候还是要花钱,便只能先放下。

尽然如此,他们家的日子也滋润了不是一节两节。

喜欢农家喜事请大家收藏:(m.211xs.org)农家喜事211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